
极光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当硝烟散尽八十载,那些白山黑水间的英雄故事,依然直击心灵。东北抗联精神早已融入民族血脉,化作支撑起勇气与担当的钢铁脊梁。这其中,八女投江的义无反顾,更是用生命书写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壮歌。
夏日的乌斯浑河静静流淌,这条看起来并不宽阔的河流是牡丹江的一条支流。乌斯浑河来源于满语,意思是凶猛。而真正让这条河流闻名于世的是一个英雄的故事——八女投江。如今,在牡丹江畔,“八女投江”烈士群雕巍然矗立,前来瞻仰的游客和市民络绎不绝。
展开剩余42%
时间回到1938年10月,在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东北抗日联军五军一师被一千多名日伪军包围。为了掩护部队突围,以冷云为首的八名女战士,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进攻。面对数倍敌军,八名女战士顽强抵抗,直到弹药耗尽。战斗中,炮火打平了她们藏身的柳条丛,敌人这才发现,原来主动向他们开火的竟然是八位女战士。她们分别是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女战士们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她们毅然决然地砸毁枪支,高唱《国际歌》,手挽手踏入冰冷的乌斯浑河,集体沉江,壮烈殉国。两天后,突围的抗联战士在距离八位女战士殉难地两里外的牡丹江河口找到了5具遗体,每具遗体身上都布满了弹孔。
八名女战士当中,只有指导员冷云留下了生前的照片。冷云这个名字,是她参加地下党时的化名。原名郑香芝的她,出生在黑龙江省桦川县,家境殷实,曾是一名小学教师。
婚后一年,冷云就弃笔从戎配资实盘平台排名前十,毅然参加了东北抗联。
发布于:北京市
辉煌优配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