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月的乌东拉锯战突然进入了加速阶段。当俄罗斯军队宣布完全控制了顿巴斯要塞恰索夫亚尔时,乌克兰军队失去了大约7500名士兵,他们的尸体随东郊运河漂流到下游,而160门火炮则被彻底摧毁,仿佛废铁堆积在城郊。这一切意味着乌军两支机械化旅的全部家底几乎被摧毁。但基辅方面依旧坚称“恰索夫亚尔仍在我们控制之中”,泽连斯基办公室凌晨连续发布三条声明,表示乌军坚守这座城市。然而,来自前线士兵的视频却无情地揭示出,俄军的坦克已经碾压了乌克兰的国旗,征服了市中心广场。 这场战役的战略意义远不止战场上的数字,恰索夫亚尔在顿巴斯防线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仿佛一枚插在敌阵中的钢钉。东郊30米宽的运河原本是乌军的天然屏障,但现在却被俄军利用作为进攻的跳板。从海拔200米的制高点俯瞰,斯拉维扬斯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两大要塞尽收眼底配资评测论坛网,俄军的炮兵观察员能够利用望远镜精准锁定乌军的指挥部。这一位置的战略价值几乎不可估量,俄军切断了乌军的两条重要补给线:东线一旦控制住康斯坦丁诺夫卡的弹药库,就能让乌军失去至关重要的战备物资;而西线则将封锁捷尔任斯克的退路。正如俄国防部发言人所言:“我们的炮弹能精准打击20公里内的任何目标,而乌军的无人机根本连起飞的机会都没有。”
面对这样的局面,乌军的反应可以说是完全的慌乱。当天,总司令扎卢日内迅速调遣第19军前往支援康斯坦丁诺夫卡,联合第一亚速军进行防守。由亚速营改编而成的这支部队,既是乌军士气的支柱,也一直是俄军的心头大患——马里乌波尔围城战的旧账未曾清算,俄军这次的目标很明确,要将亚速营彻底消灭。双方在这座交通要道上的对峙愈发激烈,乌军将康斯坦丁诺夫卡视为不可后退的红线,而俄军前线指挥官则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晒出乌军阵地的坐标,暗示即将进行更加猛烈的打击。此次对抗,不仅充满了民族情感与复仇心理,战斗的激烈程度甚至可能超越巴赫穆特的巷战。 与此同时,基辅也并未闲着。在前线战斗激烈进行时,俄罗斯的309架自杀式无人机突然在当晚向基辅发动了袭击。这些装载着白磷燃烧弹的柳叶刀无人机如同蝗虫般扑向市区,紧接着8枚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随之而来,带来了可怕的冲击。爆炸的震波摧毁了总统府的玻璃,造成6名平民在公寓倒塌中遇难,另有50多名受伤者在救护车上痛苦呻吟,身上还带着燃烧弹的残留物。凌晨两点,泽连斯基发布视频,背景中消防车的警笛声此起彼伏。他在视频中声嘶力竭地指责俄罗斯故意攻击民用设施,乌克兰政府的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则在社交媒体上直接@美国国务院,呼吁提供更多武器和制裁。 然而,这种呼声显得越来越苍白无力。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公开承认,普京根本不在乎西方的制裁,甚至觉得这些制裁对俄罗斯来说如同笑话一般。这种直白的言辞刺痛了西方,却也真实地反映出当前局势的严峻——俄罗斯的战争机器正在全速运转,而欧美的武器生产能力早已跟不上不断消耗的速度。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刚刚曝光的消息显示,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与俄方高官进行了多次秘密会谈,尽管尚未达成任何协议,但这种暗中的接触已不言而喻:当泽连斯基仍幻想依靠制裁让普京让步时,西方早已悄悄开始为自己谋划退路。 俄罗斯的战略意图显而易见:停火可以,但西方必须停止对乌克兰的军援。克里姆林宫显然深知,时间站在他们这边。乌克兰的兵员和武器已经接近枯竭,而俄罗斯的军工企业则在全力生产。更为致命的是,美西方的虚弱和矛盾早已暴露无遗——特朗普忙于与中国进行关税战,美国军方则在与胡塞武装进行激烈对抗,欧洲在经历了三年的援乌和美国施压后,经济和资源几乎耗尽。如今,谁还有能力继续支撑乌克兰这个“无底洞”? 泽连斯基的问题在于,他将美国的承诺视为不动摇的支柱,天真地认为,只要能够与美国保持紧密关系,自己就能安然无恙。然而,他未曾意识到,特朗普早已准备更换他,而西方的支持也因乌克兰国内的腐败问题而逐渐收紧,甚至冻结了15亿欧元的军援。现在,俄军的夏季攻势已经进入倒计时,东线的康斯坦丁诺夫卡攻势加剧,南线的扎波罗热前线威胁越来越大,北线则依靠无人机群对基辅的防空系统进行消耗。泽连斯基除了一直重复“我们不会投降”的口号外,似乎并没有其他有力的应对措施。当美国开始与俄罗斯进行秘密接触时,泽连斯基或许该反思:如果连主导者都准备翻桌,自己还能依赖什么筹码? 战场上无法取得的,谈判桌上也无法收回。那8枚在基辅爆炸的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仿佛是对西方的讽刺:你们点燃的这场火,如今还能掌控吗?当特朗普的最后通牒成为国际笑话,欧洲偷偷恢复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乌克兰前线某一天出现崩溃的迹象时,这场由西方导演的战争悲剧或许真的即将迎来谢幕。 发布于:天津市辉煌优配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